医院物资保障工作总结 『范文12』
“防控一线哪里需要应急物资,我们随时调拨。”连日来,为保证疫情防控所需应急物资正常供应,遂溪县应急管理局协助做好核酸检测、政策宣传、封控区把守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遂溪县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成立物资保障小组,抽调骨干力量提前盘点现有应急物资,科学统筹协调,化身物资供应守护人,保障应急物资调配高效快捷。
为确保所需物资能够快速投入“疫”线,遂溪县应急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平时正常的审批流程是先由各部门提出申请,我们逐级报批,再从仓库调拨出库。现在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只需登记报备,就可以调拨出库。”物资保障小组负责人说:“这样一来,最多1个小时,我们就能将应急物资调拨到位。”
每当接到物资配送需求,遂溪县应急管理局立即启动物资紧急调配方案,组织协调运送人员、车辆,将帐篷、警戒线等应急物资送至疫情防控一线。面对人手不足的问题,应急党员干部协助社区核酸采样点、志愿服务点等地快速搭建帐篷,为群众和工作人员筑起一个个“温暖小家”。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寒潮影响,11月底起气温骤降。为了给“疫”线工作人员送去温暖,遂溪县应急党员干部克服连日来值班值守的疲劳,既当调运员、又当装卸员,连夜穿梭奔波在隔离场所、封控区防疫一线,及时为各防疫重点部位调运棉被、军大衣等保暖物资。
据统计,此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遂溪县应急管理局累计向全县各镇(街)各部门、核酸检测点、隔离场所、封控点等调配帐篷312顶、警戒线100卷、军大衣140张、棉被一批,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医院物资保障工作总结 『范文13』
20xx年4月20日15时10分,在李欣、王忠文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医务科、院感科、门诊办、护理部针对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我院对发热患者的检诊及H7N9禽流感的筛查工作进行演练。模拟一名发热患者到预检分诊台、急诊、发热筛查门诊就诊的场景,增强各岗医务人员的检诊筛查意识、对我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案的掌握情况、突发传染病的防护与隔离、院内多部门的快速协调配合、与上级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传染病报告的及时准确、传染病病人的转运及终末消毒等诸多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一、预检分诊台
护士张瑜防护到位,在询问患者发热后能准确掌握接诊流程,为患者佩戴口罩并分诊患者。不足:指导患者规范佩戴口罩的方法错误。
二、急诊科(发热筛查门诊)
医务人员防护到位。接诊医生敖颖得知患者发热伴咳嗽,并有家禽接触史后能够及时做出初步诊断,给与相关检查。第一时间上报医务科进行专家会诊。
接诊医生存在问题:医师穿戴防护用品流程不熟练,未佩戴防护眼镜。未及时关闭诊室门,以阻止新的患者进入。
检验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存在问题:穿脱隔离衣不熟练。
会诊医生:流程熟练、防护到位。
终末消毒:消毒液配置、消毒方法正确,诊室消毒彻底。护士长对消毒情况进行了监督指导。
此次组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规模演练,使全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熟悉职责,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对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发现了我院在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中存在的不足,为持续改进我院的传染病应对能力积累了经验,同时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保障。
医院物资保障工作总结 『范文14』
11月22日晚10点半,巫溪县下堡镇政府院坝内灯火通明,下堡镇党委书记黄绪平正在听取疫情防控各小组组长汇报当日工作开展情况。
算起来,这已经是自11月10日晚接到抗击疫情命令以来,他连续奋战的第13天了。但是,党旗所指、心之所向,作为下堡镇党委的“领头雁”,他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疫情面前充分显示责任和担当,带领党员干部为村社区群众筑起了战疫第一道防护墙。
统筹防控力量,他是“指挥员”
“全镇所有干部职工赶回镇上待命。”11月10日晚参加完全县疫情防控紧急视频会议后,立即责令办公室按照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发出通知;随即组织镇领导班子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全镇疫情工作安排。
11月10日,经摸排全镇可能存在湖北阳性密接人员后,立即优化完善三级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在镇政府设立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下设医疗服务站、交通管控站、志愿服务站。紧贴实际划分17个网格、设置8个重点卡点,明确责任到人,24小时指挥调度,每晚研判汇总数据,找准风险拐点,分析发展趋势,动态优化指挥体系方案。
深入抗疫一线,他是“战斗员”
在应对此次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最辛苦、风险最大的莫过于入户人员摸排和核酸检测;每天早上7点,村社区干部、志愿者们就开始赶往各个网格开始摸排和核酸采集,即便知道这些地方不乏高风险区有危险,依然知险而上。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在结束他“指挥员”角色之后,迅速化身为“战斗员”,与志愿者一道深入到抗疫一线。只见他化身“大白”,拿起喇叭,开始防疫宣传:“当前疫情形势严峻,请大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作好防护,把口罩戴好;做好健康监测,不聚集不交叉,如有身体异常及时报告给网格员!”他带领全镇干部全天候坚守在岗位。为保证各工作小组信息更新及时、沟通顺畅,无论每晚都坚持要开一个简短的工作总结会,及时了解各小组工作开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分工管理方案。
保障物资供应,他是“服务员”
后勤保障是重中之重,因此,一开始就对后勤作了详细安排,力保物资供应。“来了这么多支援我们的医务工作人员、志愿者,办公室务必要加强与指挥中心、村社区联系对接做好人员调度、车辆调度、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一定要让同志们有热饭吃、有热汤喝、被子要暖和。同志们缺什么我们调配什么。”黄绪平对镇宣传委员刘兆碧说。
区域内划分了四个片区、三个临时小食堂、17个网格的物资保障小队。志愿者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将物资运到网格,再手提肩扛,逐户配送。遇到个性化或突发情况,往往不能及时跟进时,就化身“服务员”,自己顶了上去。
身为单位一把手,不管自己有多忙多累,都不忘全镇村社区干部群众,上级部门协调来的医疗物资,他就第一时间登记造册为工作组同志、居家隔离的居民发放。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志,更是反复叮嘱做好自身防护、全力落实、保障到每一个细节。
黄绪平常说,他是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他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