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 『范文1』
万圣节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和体验游戏的快乐,我们组织了这次万圣节半日庆祝活动。
在活动中,各班老师与孩子们分享了有关万圣节的绘本故事《女巫扫帚排排坐》、《胡萝卜怪》,和孩子们讨论有争议的”鬼“这个话题,让孩子们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
在万圣节手工活动环节,有的老师带领孩子制作了形状各异的面具,有的制作了南瓜灯。制作完毕,孩子们穿上妈妈提前准备的各种服装、戴上帽子,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提着提前在家和妈妈一起做的各种款式的水果篮,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魔鬼走秀。
在自己班玩太没意思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拿着装有糖果的糖果篮,到别的班级和小朋友交往,见到小朋友就说:“万圣节快乐”,并向小朋友讨糖吃,或者和别的小朋友交换。刚开始,大班的小朋友还有点怯场,不敢说话,过了一会儿,也敢大大方方的和小朋友交流了。
最刺激的还是撒面粉的游戏,各班老师带着拿着面粉的孩子,齐聚在操场,抓起面粉(孩子们的祝福)撒向身边的同伴,有的撒向老师,老师们也不甘示弱,和孩子们玩在了一起,欢乐的笑声、叫喊声在操场的上空回荡。一会儿,孩子、老师的身上都白了,老师们会对最白的小朋友喊“哇,是万圣节这天最幸运的人”。
活动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在回教室的路上还和好朋友说:万圣节游戏真好玩。”
万圣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别样的惊喜与欢乐,更让孩子了解了万圣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到了西方的节日文化,为孩子搭建了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大班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 『范文2』
这种解释看上去冠冕堂皇,也确实能说服一些人,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说辞根本就是忽悠人的,原因很简单,作为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开展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教育学生这个主题,也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教育的效果,而如果以此作为评判标准的话,那让中国的孩子过洋“鬼节”显然是一件有害无益的事情。
首先,它有引导孩子热衷过“洋节”的坏作用。在孩子眼中,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说什么,提倡什么,孩子就会听什么、干什么。幼儿、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候,这时候给他们过洋节,无疑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过“洋节”的“基因”,并会使他们习惯成自然,这种教育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引导,也与现在我国在中小学倡导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相背离。
其次,这种活动不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根本达不到体验、了解西方文化的目的。万圣节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装扮成各种古灵精怪?这些西方文化的内涵不仅对中国的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就是讲给孩子们听,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也肯定理解不了,更别说学习什么西方文化了,举办这种活动又有何意义呢?
一句话,中国的孩子过洋“鬼节”既不合国情,又达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对孩子们来说完全是一件有害无益的事情,切勿盲目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