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议案 『范文9』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交通运输的进步,地铁、高铁、城铁等更为高效快捷的交通形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的改善又反过来推动着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湘乡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休闲旅游城市,在交通规划上明显处于弱势。
一、当前的状况
一是交通规划运营形势严峻。根据国家发改委20xx年2月正式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20xx—20xx)》,我省共规划建设7条城际轨道通线,总760公里,长株潭之间有轨联系,益阳、娄底、岳阳、常德、衡阳五市分别有城轨与长株潭衔接。特别是湘乡原计划等待从长沙至娄底的城际铁路,因沪昆高铁的开通改变了原规划,致使长沙至娄底的城际列车已改走沪昆高铁。而湘乡继与沪昆高铁“无缘”后,又未纳入长株潭有轨交通网的规划与设计,在交通规划处于劣势状态。与此同时湘乡还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闲置浪费,如火车站车次不多导致站台多余浪费、汽车北站迟迟未启用致使设施设备残破;交通出行不便,致使“黑的”市场繁荣等问题。
二是区域优势逐渐弱化。历史以来湘乡因距长沙、株洲、湘潭较近,境内还有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等极具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但从近年来兴建的交通线路来看,却大都是绕湘乡而过。沪昆高铁长怀段开通后,与京广高铁、广深高铁联通,这段高铁在湘潭设置的站点在湘潭北和韶山南,韶山15分钟左右即可到长沙。湘乡与韶山同样属湘中地区,离长沙的直线距离只与韶山相差20多公里,但到长沙的时间却至少要多出50分钟以上,湘乡的地理优势明显削弱。另外,走沪昆铁路,湘乡至长沙70分钟(经株洲120分钟),娄底至长沙115分钟,新邵至长沙300分钟,新化至长沙240分钟,怀化至长沙540分钟,很明显怀化、新化等湖南西部城市与湘乡的交通相比差距甚远。但现在经沪昆高铁,娄底至长沙41分钟,新邵至长沙67分钟,新化至长沙74分钟,怀化至长沙只需105分钟,而湘乡至长沙仍然要70分钟,湘乡的交通局面彻底被颠覆。
三是在同级别县市中处于弱势地位。20xx年1月10日娄邵客运专线开通,依次经过娄底市娄星区、涟源市、双峰县,邵阳市邵东县、双清区、大祥区,接入邵阳市,双峰到长沙仅50分钟,邵东到长沙55分钟,邵阳到长沙70分钟。随着石长客运专线开通后宁乡县、益阳市、汉寿县、常德市、临澧县、石门县都拥有了高速铁路站。与此同时,怀邵衡铁路通车后,从怀化坐火车到衡阳将不到2个小时,也为途经的怀化、邵阳、衡阳3市的鹤城区、中方县、洪江市、洞口县、隆回县、邵阳县、北塔区、大祥区、双清区、邵东县、衡阳县、石鼓区、珠晖区、衡南县等14个县(市、区)带来了极大的交通便利。常张黔客运专线开通后,我省的龙山县、永顺县、桑植县、张家界市、慈利县、桃源县、常德市的武陵区都将有快速铁路车站,另外,还有常岳九、岳吉、荆岳即将建设,靖永郴、桂郴赣、安张衡等铁路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开始了。而湘乡目前拥有的仍然是一些普通线路。
湘乡火车站具备的条件早在20xx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的湘乡火车站改扩建工程中,湘乡站已专门对城际轨道进行了预留,售票厅、候车室、站台等设施都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并且,当时湘乡火车站的设计就是与城际铁路站共用的,包括我市承建的火车站广场、火车站地下通道和地下超大型停车场,也都是针对城际铁路开通需要来设计的。对此,湘乡的人民群众一直对城际轨道的修建投入了很高的呼声和期盼,时常在湖南红网、中国湘乡网、龙城社区等网站栏目关注湘乡交通轨道交通建设情况,甚至积极献计献策,形成了盼建、助建的良好氛围。否则,湘乡火车站当初建成如此规模,不仅仅是造成国家资金资源的巨大浪费,更甚的是阻碍了湘乡经济的发展。
三、建成的效果
“想致富先修路”,城际高速铁路修建后,将为我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更有助于推动“四个湘乡”建设。
一是有助于经济发展。城铁延伸之后,湘乡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都将进一步具有扩散效应和聚集效应。一方面通过城际铁路,能极大地推动道路资源、城市基础设施共享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消费的发展和增长,尤其是带动服务和休闲的消费。另一方,交通的完善程度体现着整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城铁的建设也会使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的综合水平和竞争力在提升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二是更符合形势需要。当前湘乡在整个交通区域上已经呈现出了“边缘化”的趋势。如长株潭城际铁路延伸到了湘乡,湘乡至长沙120公里按城际列车每小时200公里计算,湘乡至长沙只需36分钟,到株洲只需21分钟,到湘潭只需13分钟,可以从时间上大大缩短和拉近湘乡与长沙、株洲、湘潭的距离。而城际列车与长沙的地铁相连,能进一步将沿线城市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加速,更加符合当前湘乡作为省直管县的发展需要。
三是民众的期盼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较之以往更为富足,生活节奏也随之越来越快,出行的欲望需求也更加强烈。城际铁路具有运输速度快、安全可靠、准时准点等优势,能有效打破地域的枷锁,是当下民众最为期待的交通工具。城际铁路将城市与城市相连,拉近了城市与城市的距离,能更好的满足民众在“小长假”、周末外出的愿望,甚至能实现在长沙、湘潭工作、在湘乡居住“双城生活”,真正将湘乡打造成长株潭的“后花园”。
根据目前湘乡轨道交通的劣势,虽然与建设高铁站擦肩而过,但如能将长株潭城际轨道延伸至湘乡将极大弥补高铁短板。目前,长株潭城际有轨交通正在加紧施工,我们强烈建议将长株潭轨道交通从湘潭延伸至湘乡。
关于的议案 『范文10』
从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会获悉,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州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高敬佩,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恩施州委委员、恩施卫校副校长杨琴将带着写有恩施地区硒产业发展相关问题与硒知识宣传普及问题的人大议案赴全国“两会”,将恩施“硒望”带到北京“两会”。
此前,高敬佩与杨琴来到恩施市部分硒产业企业实地调研,参观生产基地,并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随后,围绕如何将硒产业发展及中国硒图•湖北恩施全民科学补硒健康知识传播公益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得到国家领导重视与支持,专门召开征求意见会,并期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关于恩施地区硒产业发展的人大议案。
近年来,恩施市狠抓硒产业发展和硒知识的普及工作。今年1月10日在恩施成功举办了首届硒博会,在硒博会上,共评出30个中国名优硒产品和51个中国特色硒产品,硒产品经贸洽谈现场完成签约81亿元,其中投资额53亿元,采购额28亿元。以 “让恩施之硒造福人类”为主题的中国硒图•湖北恩施全民科学补硒健康知识传播公益活动于20xx年9月24日正式启动,将陆续在中国32个省市中选择100个缺硒县级市开展全民科学补硒健康知识传播活动,招募和培训1万名硒图科学补硒志愿者,以硒知识网络擂台赛和到缺硒地区现场科普培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1000万缺硒和亚健康人群主动科学补硒。
关于的议案 『范文11』
关于加强北京城区河道污染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的提案
北京的水资源问题是一项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水源安全、供水安全,又涉及水环境安全、防洪排水安全,既有地下水的问题,又有地表水的问题,既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又面临水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并且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其中,城区河道是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生产生活用水、防洪排涝、调节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视,河道污染治理情况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加强城区河道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力度。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xx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称,20xx年,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略有改善。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河流、湖泊、水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进一步认识到,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长期累计效应,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当前北京市面临的水环境安全风险在加大,威胁在加大。加强河道污染治理,特别是城区河道污染治理,改善区域水环境,是未来几年首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分析
水环境安全是影响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直接关系首都安全的经济和政治问题。目前,分属于海河流域的永定河、蓟运河、北运河、大清河、潮白河等北京五大水系100余条河流面临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城区,东南地区的河流水质几乎都是劣V类,东部和东北部的河流水质也不容乐观。综合来看,北京城区河道污染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工业废水仍在直排河道,生活污水成为污染主要源头。经过北京奥运会,一批重工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迁出北京,工业污水、工业废水对河道水体污染的情况有所改善。但工业污水、工业废水直排河道情况依然存在,北小河、坝河、亮马河、通惠河等都存在直排问题,使得河水水质受到污染,这些地区的河道大多为劣V类水质。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北京的人口已经达到20xx多万,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北京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区部分雨污合流,致使汛期污水随雨水排入河道,也是导致城区河流水质差且极不稳定的一个原因。
第二,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在全国来说,北京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等都是走在前列的。但即使如此,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依然是北京水环境体系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初期,设计能力不足,城市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城区污水处理率为94%,郊区污水处理率仅为52.4%。五环路外大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线尚未实施到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而导致河道污染。
第三,“水少水脏”并存,水资源紧缺恶化城市水环境。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加剧了北京生态环境、水环境安全的风险。对于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城区,城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更加突出。由于将有限的水资源用于更急需的生活、工业用水,河湖几乎无清水补充,城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和水生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消失,进一步加剧了水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了水环境的日趋恶化。
建议
1.强化源头治理。河道作为水资源、水环境的重要载体,既珍贵又脆弱,既依赖本地区的保护又极易受上游水质的影响,因此源头治理是做好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保障。以北小河、坝河、亮马河为例,朝阳区下了很大决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境内河道进行治理,但是朝阳区是下游,东城西城是上游,下游治,上游排,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工作成果难以巩固。因此,要加强源头治理,而不是按区域治理,应更加注重上下游的协调和联动,加强水利、建设、环保、环卫部门的沟通配合,进一步明确事权划分和责任分工,形成一套城区河道治理的长效机制。
2.加快系统推进。城区河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实现污水截流,保证污水不下河,更要提高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污水的能力,同时在截污治污的基础上,开展河道生态治理,修复水生态系统。另外,城区河道还具有排水功能,应进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年完成中小河道防洪达标治理任务。总的来说,城区河道治理要在截污、道改、污水处理、防灾等方面系统推进。
3.加强市区统筹。城区河道治理涉及政策、资金、质量及安全等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市、区、镇和村等各个层面,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作为保障,很难推进河道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这其中,“市区统筹”是关键,也是根本,决策在市里,落实在区县。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牵头,组成统一的市区工作班子,形成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共同研究落实。
4.完善政策配套。发挥市级财力的牵引作用,根据区县工程实施情况市里予以奖励、补助,区县政府负责工程实施的配套资金。针对完善河道管理养护体系出台专门文件,市财政落实专门经费,实现城区河道管理养护规范化、长效化。
5.推动社会协同。进一步加大水资源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样形式和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增强排污机构和广大市民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水法制意识,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城区河道整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共同营造全社会爱水、护水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