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总结 『范文3』
匆匆地,一学年悄然而逝,静坐思考自己本学年的工作,发现有得也有失。以下我就从这两个方面略微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让自己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争取更完美的进步。
在教学工作中,这一学年最大的收获是:在探索让课堂如何高效时,几经坎坷,找到了初见端倪的小小收获,那便是如何高效落实,花费最少的课外功夫达到高效,使成绩依然能名列前茅。以下便是我采用的落实方法:
一、让早读有规律,形成一学期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早读任务安排本,把早读的任务分时段进行详细安排,针对学生到校时间早晚的不同,我把预备铃声响前安排为美文阅读,阅读的内容是自己学期初建议学生自愿购买的龙应台的散文《目送》,学生早读时背诵老师圈记勾画的美句美段,为达到落实,我会采用课前抽测的形式检查优美句段的记忆情况。其它时段则按照学习进度定下早读要求,并且为达到对任务的落实,我会采用检查的方式落实,比如检查学生书本,是否有圈记勾画的优美句段,是否写了两处旁批,旁批是否是自己的感悟。对早读的背诵不过关者,则采用让组长督促背诵过关的方式完成,这些措施就是达到:当天任务当天清,不留尾巴放后面,做到堂堂清,天天清。以下便是某一天的早读安排:
1、7:40前,朗读《目送》第162——173圈记勾画的优美句段。
2、7:40-7:55,预习《老王》,请圈记勾画你有感悟的句子,若你能写出感悟请在圈记勾画的句子旁边写上旁批。(每个人必须写两处)
3、7:55—8:15背诵课后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共同体A层次同学检查,语文组长检查A层次同学,病等级为过关同学名单,交给课代表。
二、课堂教学则抓学生课堂知识理解的巩固。
课堂环节的巩固主要采用以下落实方法,独学时是否专心,是否动笔力争独立解决自主探究的知识点。我在教室巡查,盯牢每一位同学,要所有同学及时乱写也得在树上留下独学痕迹,对没有做到的同学,扣分并且等级名字,有必要时也告知家长一起督促。对群学时则必须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投入,投入讨论时是否围绕了知识点,这一块,老师巡查的确有很大难度,为达到督促我把巡查的结果都会罗列在黑板上给予加分如:探讨投入的共同体,围绕知识点探讨有质疑点创新的同学.....分神的同学也罗列在黑板上给予减分。通过这样的巡查督促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消化理解知识点。大展示时则要关注学生是否分心,学生是否围绕知识点进行补充,这一环节为了达到高效,在纠结的知识点上我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一环节的落实就是看学生是否专心做好笔记,力争做到当堂课下课时,就及时检查导学案的整理是否到位,病采用记下名字,连坐等方式督促。
三、家庭作业的巩固落实。
家庭作业巩固环节尤其重要,所以家庭作业的布置我也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这学期充分利用统一订阅的资料《基础训练》《语文学习报》,注意书后作业《研讨与练习》,注意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为了达到高效,我把重要字词添加进入读一读、写一写中。作业的巩固和落实真正做到了认真有效的选择内容布置,而且每次早读铃声响起前都必须做好作业上交清查,这一块作业,老师检查到位,学生课外就会认真对待。效率无形中大大增强。
以上便是自己这学期的最大收获,但依然有值得探索的许多不足处,比如作业在铃声前的收交登记,我有时候偷懒没能每天一如既往的坚持,这一块我要加油,还有对没能做到堂堂清的同学,我没能做到为那些不过关的同学花时间。最大的值得探索的不足还在于,作文。如何让学生作文人人会写,有模式可以遵循呢?这一块急需补充,目前在探索,在收集资料,在整理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作文要出彩,同志我仍需努力啊。
教师课堂教学总结 『范文4』
根据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规划和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引导青年教师确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提高青年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举行了旨在检验“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目的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经过紧张的初赛、决赛,活动已圆满拉下帷幕。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严密,参与面广
本次竞赛绝大部分35岁以下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高中部行政和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在初赛工作中,各科组能认真组织,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选拔参加决赛教师。其中组织较好的科组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由此对中、英、数三个科组全体教师及科组长表示感谢和表扬。
广大评委能认真履行责职,公平合理地对每一个参赛选手进行评价,每位评委打出分数的排序几乎相近,评课标准尺度把握较好。许多评委能克服本身有课或有其它工作的困难,积极参加评审工作。校长也亲自参与听课,对评委辛苦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二、课堂教学质量高
广大评委经过听课,普遍反映今年参加决赛的选手课堂质量较高,与往年比教学水平有很大的进步,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布高辈有新人出”之感觉。这与学校狠抓教师培训,确定教师成长计划,抓好“师徒结对”,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强密切相关。参加竞赛教师较好落实了马校长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参与度高,学生主体地位落实较好,注重师生互动,建立了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都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积极发言,积极思考问题和动手。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能够快乐和主动进行学习。
2、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落实了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能精心设计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改变过去的重结论教学,让学生参与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3、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能亲身参与学习的过程。亲自做了探索实验或体验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回答问题和实验成功都及时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能较多联系实际,注意引导学生做人道理,渗透了学生终身受益的隐性知识。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效果好。教无定法,教学得法。教师能把握自身教学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了较好的教法,没有“满堂灌”或固定某种教法现象。如教师采用了探索法、问题教学法、讲练结合法,对比分析归纳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法的探索和应用有较好的效果。
5、保持了好的教学传统,知识与技能落实到位。教育改革需要创新,但好的传统不能丢。知识与技能落实是中国教育搞得最好的。现行的教学三维目标中也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
6、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较好。教师都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灵活有效,课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设计合理,既注重实效性,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课件质量高。
三、不足之处
1、传统教学方式弊端还见于课堂。教师要学会取舍,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加强学习和研讨,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进行教学改革,更要教学创新。
2、学科思想、学科素养落实不够。每一学科有它自身内涵,有它本身教学目标。有的教师还不能深层次把握学科的内涵,没有站在高处,自然的就落实不了学科思想,学科素养。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不要流于形式,要有实效。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当今教育改革提倡的教法。但要分清其利弊,要设计得好,操作得当才有实效。
4、显性知识落实较好,隐性知识挖掘不够。当今教育改革很多措施都是围绕怎样挖掘学生潜能,从而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看到了教学的优点,也发现了问题,为今后教学明确了方向。教学处希望全体教师尤其青年教师不断学习,总结交流和反思,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在行动中不断提高,精益求精,发扬优势,改正不足,全面致力于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推动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课堂教学总结 『范文5』
5月21日至22日,xx省第xx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桐乡市会展中心举行。参赛教师是11个市的教坛骄子,代表了我省青年教师的最高教学水平。最后,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给大会做了总评及专题讲座《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讲座内容记录如下:
一、本次活动的特点:
1、教材集中在中高年级,课型有精读和略读,首次出现了综合性学习。
2、参赛教师理念正确,个人素质好,参赛课经过精心打磨,反复实践,各地教学水平更加接近,差距进一步缩小。
3、文本解读比较深入,普遍关注语言,有比较明确的知识和能力点,安排书面作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真实、朴实、扎实、厚实正在成为我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风格。
(一):《怀念母亲》。
教材处理详略分明,以怀念生身母亲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体会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情感,使学生的认识渐次推进。抓住课文中日记“触景生情”的特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练习写作,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清晰。
(二):《普罗米修斯》。
从理清人物关系入手,落实“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年段目标,同时理解和积累词语。通过画面再现和回环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造福人类的博大爱心和坚忍精神。
(三):《临死前的严监生》。
目标指向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见文——见形——见心”几个阶段,品味名著的精妙。根据文学作品特点,注重再现形象,让学生对“一个名字”“一个场景”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遨游汉字王国》。
在一系列好玩的游戏中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大胆想象,激发了探索汉字奥秘的兴趣。学生研究意向的选择和交流具有很大空间,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
(五):《临死前的严监生》。
呈现学习的真实状态,尊重学生的阅读起点,从字词疏通开始,在细读人物的动作变化中逐步感悟人物特点。课末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己修正初始观点,课堂教学增量明显。
(六):《巨人的花园》。
体现童话特点,把课外阅读的方法辐射到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阅读策略:借助“概念圈”认识花园和巨人的发展变化,利用几何图形讲述课文主要内容,给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引入了新的元素。
(七):《古诗两首》。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读出画面,读出画面后的情感,根据儿童认知特点进行“借景抒情”的启蒙教育。两首古诗的比较阅读,在疏通字词中渗透着学习方法和文化因素。
(八):《七律·长征》。
基于学生学习起点,关注学生学习难点,从正音和理解词语开始,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缩短诗歌与学生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章法,感受伟人的胸怀。
(九):《鱼游到了纸上》。
从标点入手,通过词语理解、形象再现、前后对比、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细读一个语段,感受青年的画技高超。通过想象写话,迁移运用课文写人的方法。
(十):《刷子李》。
为略读课文设计别出心裁又富有张力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意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课文阅读抓大放小,在拓展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小说的写作特色。
(十一):《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针对学生和课文背景距离遥远的实际,引领学生品味词句,反复朗读,逐步走进伽利略面临的责难境地,通过练笔感受他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十二):《大瀑布的葬礼》。
以三个画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味词句、感情朗读、前后对比,体验忽视环境保护的沉痛教训。在多角度的写话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实现认识和语言的同步发展。
二、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材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学好学习内容。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
(一)文本解读走向生本。
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需要深入和独到,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着他们向前。小学语文是打基础,不提倡“深度语文”。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会跟老师心中的答案完全一致,可能会有多种情况。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答案和对策,并准备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内容选择走向生本。
语文课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不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儿童就该有一片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过早地让他们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之类的道理并不一定是好事。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应该在哪里?
语言+文字=语文。
(三)教学过程走向生本。
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针对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教学。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
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策略,努力达成目标,这就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
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该装傻时就装傻”。
建议采取的措施:
1、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谈感受,已经知道的就无需再纠缠。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质疑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提出“真问题”。
3、十分重视学生的错误,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
4、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作业。尽量设计分层作业。
4、提倡“先试后导”、“先学后教”,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总结、运用的过程。
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低效的感悟和讨论。
(四)反馈评价走向生本。
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反馈评价要实事求是,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要求学生去感悟老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是老师在学生能够感悟到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和提高。老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评价语言,先求正确、规范,通俗明白,让小学生听得懂。在此基础上,再求生动形象,有文采,有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