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活动总结模板集锦 『范文21』
为落实我校少先队关于红领巾读书活动方案,我校把“我的智慧人生”读书工程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规划,20xx年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以学校特色化建设为契机,以“教师读书”、“亲子读书”等活动为载体,打造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和家庭,着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真正使教育回归生活,探求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积极响应,认真筹备。
学校少先队发出红领巾读书活动这一号召以后,我校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溢满校园、好书伴我成长”活动,及时、组织筹备了各项活动。
审定学生阅读书目。首先,由班主任在课间或阅读课时间在学生当中调查,了解学生喜爱的书目,分年级将学生适合读的书目上报到学校;其次,组织相关教师对了报的各年级学生阅读书目进行审定,将部分内部进行调整;最后,确定五校1—6年级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为进一步确定小学生阅读书目提供了可行资料。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为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召开会议,在前期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读书活动”方案精神,重新布置我校“读书活动”。通过活动目标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读书”活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既有利于整体推进,又便于自主创新的《第五小学“书香溢满校园、好书伴我成长”红领巾读书节活动方案》,制定了五校“我的智慧人生”读书工程安排,明确了“读书”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增强了“读书”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内容,丰富多样。
(一)构建内涵丰富的书香阵地
——创建校园书香平台,营造书香乐园。我校以阅读课为中心,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推荐优秀书目。以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为阵地,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图书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此外,学校还要求各中队建立班级图书架,在班级内开展“书籍漂流互动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提供一本“推荐书目”书籍,由组长负责,先自读,之后让书籍在组内同学中“漂流”互动,逐步使全组同学都能有“新”的阅读书籍;在此基础上还尝试了组与组之间的书籍“漂流”。这样既解决了书源不足的问题,也保证了阅读速度和质量。每个教室的学习园地中开辟读书专栏,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书报,展览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成长册,“专栏”上有学生的新书推荐,也有老师的“经典导读”。举行“书香杯”阅读征文、读书知识等各类竞赛,激发师生和家长的读书热情,促进读书活动有效深入开展。
——与经典同行,拓展导读模式。我校要求阅读老师利用托管课时间,上好每周一节的古诗词赏析课,采用年级自编的教材,以保证学生“诵读”的统一性。并辅之于朗诵会、背诗擂台赛、课本剧等学生们乐于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同时,各中队还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选取如《经典诵读》等书籍等作为晨读教材,通过开展“读美文,赛诵读,讲心得”等方式,加强晨读晨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此外,我校还积极探索五校特色的诗教模式,学校、年级、班级通过诵读诗词、品味诗韵、吟唱诗歌、书写诗词、绘画诗意、自办诗报、钻研诗教,探索中华经典诗词文化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
——突出“读书”这一中心,让阅读成为学校主流文化活动。
以“阅读节”为途径的学生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自己年级、班级的“读书节”、“读书日”、“读书周”。 各中队结合阅读课、语文课、班队会等,组织学生开展“诗文背诵比赛”、“名篇名段赏析”、“古诗新唱”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古诗新唱”很受学生欢迎,把古诗内容编进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中,即能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又能让学生轻松的背会古诗。
以“读书”为手段的教师活动。学校成立教师读书组织、学术研讨组织,为师生深入的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同时,也定期为老师配发阅读书,提供师德、新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阅读书目,鼓励老师在读书中增智,在读书中长知,让读书成为自己的“加油站”、“充电站”。
(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校实施“书香校园(家庭)”计划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提倡“人人读好书,班班(家家)飘书香 ”,从小为学生播下爱读书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习惯,一种享受。
——采撷“红豆”。学校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将自己欣赏的词、句或段摘抄下来汇编成册,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比谁采的“红豆 ”最多、最美。开学初,学校对3——5年级学生读书笔记进行了展评,评出80名学生获得“采撷红豆”奖。
——评比“书星”。学校在“读书”活动期间,分别组织了“假期读书征文”“爱国主义名篇读书心得”(结合十一)等,评出120篇优秀作品,并对学生进行“书星”奖励,同时在此作品中评出10篇最佳作品,其学生被推选为我校“读书之星”。
——推荐“好书”。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时尚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同样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如《中国少年文摘》、《读者》等。在阅读中,现代儿童作家如秦文君、郑渊洁、周锐、梅子涵等人的作品,成为学生绝好的精神食粮,而我们学生品格也在这一篇篇文字、一本本书籍中悄然升华。因此,各中队积极开展“推荐”好书活动,让学生在“推荐”中展示个性,在“推荐中大开眼界。“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本书?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请你在读书交流会上推荐给大家。”这是书香中队“读书交流会”的主题。
——课前朗读。少年儿童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我们必须让每位学生在小学期间品读经典,按规定读完国家教育部推荐小学阶段必读书如:《成语故事》、《格林童话精选》、《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他们虽然现在只能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世界的一角,但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由地在古代与现代之间穿梭往来,热情地拥抱整个世界!因此,各中队辅导员老师在阅读活动中时常安排一些“我为你朗读”的环节,有老师为学生朗读,也有学生上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这是设计“我为你朗读”环节的宗旨。
——发挥导向性作用。以校报《家长之友》为载体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家校联系,通过校报为家长提供读书、陪读的方法,要求家长在了解孩子的阅读爱好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确定读书书目(学校按照年级向学生、家长和老师推荐书目),制定好读书计划,明确读书进程。按计划每天督促孩子进行“三定 ”的有效阅读(定时、定量、定心),并定期与语文教师交流孩子的读书情况,逐渐养成孩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通过实践,许多家长认可了这一活动,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在陪同孩子读书的同时,我们也尝到了其中的乐趣,学校倡导的陪读,确实很好。”
——建好家庭书屋。在活动中,学校要求家长根据家中的经济情况适当为孩子购置书籍(至少有 100 本的藏书量),让孩子拥有教育部推荐的必读的经典读物,并能为孩子建立友好协作家庭,定期进行“好书交换,互通有无”,以较少的经济投入获取更多的读书效益。建议家长还可到图书馆为孩子办理借书证,陪同孩子选好书,指导孩子做好摘录,养成定期借书还书、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开展“亲子读书”活动。通过活动促使家长自主行动,积极合作创建书香乐园,让学生走进书的海洋。
①陪读。要求家长和孩子每月同读一本好书,每天共同读书20-30分钟,交流读后感,指导孩子将读书与做人相结合,逐渐学会从书中提炼生活智慧。
②赛读。要求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制定读书计划,而且也要为自己定好读书计划。 既阅读自己工作方面的专业书籍,还能阅读 2—3本家教专著,并能将书中好的 做法落实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③要求家长能坚持为孩子的读书情况做好记录,或用灵动的笔或用彩色的相片等记录孩子读书的点滴进步,以购买新书作为奖励,促进读书的良性循环。还要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知识大赛和阅读心得交流等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有些家长已开始改变,动笔与孩子一起写心得,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④学用结合。通过“读书”活动,要求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孩子在实践中有目的的去阅读。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育人格。为了形成“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读书节”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工作,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不足,更新方法,将“读书”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读书成为学生终身的快乐事情。
有关读书活动总结模板集锦 『范文22』
乡镇“全民读书”活动汇报
自“全民读书”活动开展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紧密结合“学一本书、一篇文章”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学用结合,不断更新学习理念、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用卓有成效的学习促进工作思路的创新和工作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新农村书屋”的作用 ,激发基层群众的读书热情,推进全民读书活动兴起热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全民读书”主题活动在我乡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宣传发动、精心组织。
一是召开机关班子成员会议,就如何开展好本次主题实践活动进行研究讨论,把“全民读书”活动与“争先创优”活动以及机关日常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方案,动员全体基层党员干部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坚持机关每周2、4、5下午集体学习,我乡认真按照方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通过专家讲座、远程教育、诵读比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扣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履职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对学习的检查考核,将学习效果作为年度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把学习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形成激励学习的正确导向;四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一本书,一篇文章”并向农村群众发出倡议,号召基层群众每人读好一本好书、学好一项技能。通过广泛开展读书心得展、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等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读书、爱书,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三、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确保“全民读书”活动有序推进。
1、制定方案,有力推进。按照县委要求,我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全民读书”学习活动活动的目标要求,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关组织,制定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做“全民读书”活动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健全机制,精心组织。我乡把这次学习活动做为打造过硬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全民素质来抓,为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制定系列相关措施,切实把“全民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3、以“学习一本书,一篇文章”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带头表率作用。号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争做终身学习的表率,扎实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各级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干部队伍的中坚骨干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以“三个结合”为重点,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在推进“全民读书”活动中应坚持三个结合,即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自觉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建设务实、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提高解决农村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搭建平台,建立健全“全民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现代规程教育资源,使远程教育工程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使远程教育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产业技能;二是以“新农村书屋“为平台,乡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新农村书屋建设进行帮扶支持,多次与上级文化部门协调,购置大量农村急需的科技图书和音像设备,并广泛接受社会捐赠,真正让“新农村书屋”成为基层群众学科学、用科学、闯市场、快致富的“文化粮仓”。积极号召基层群众每人读好一本好书、学好一项技能,并建立健全“全民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
在县委开展“学一本书、一篇文章”活动中,通过对《没有任何借口》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体会到了无论接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去完成,而不是遇到难题就退缩和推诿,不但要迎难而上,而且为了完成任务还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它使我们学会了如何适应压力,并把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去为完不成任务而寻找借口。
在最近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中,我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在全乡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党风廉正建设不断得到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监督保证作用不断得到发挥,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乡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有序开展。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陈村乡党委、政府通过认真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真正使“全民读书”活动深入群众、扎根基层。为陈村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再创佳绩,为构建 “富裕、开放、魅丽、和谐”的新渑池再立新功。
陈村乡人民政府
有关读书活动总结模板集锦 『范文23』
书香润泽校园,好书伴我成长
——20xx年读书节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
为深化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突出“书香润泽校园,好书伴我成长”这一主题,举行了20xx年科学岛实验小学读书节活动,目的就是引导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不断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充分说明了阅读与阅读的重要性。
第一、谈谈读书的意义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
第二、读书对人的改变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我想也是全体老师同学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正是让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
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有心理学家提出,是因为这些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一位学者说:“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第三、谈谈读书的味道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由这“书香”又想到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的话:“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有“书香气”的人,读书时若能品出书的味道来,怕是进入读书的真境界了。 何谓读书之味?窃以为不可仅以一个“香”字而言之。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一篇《读书与吃饭》的书话,文中说:人生是需要滋养的,吃饭,是对身体进行补养;读书,则是对精神进行补养。读书如吃饭──饭有饭、菜、汤,饭有家常饭、待客饭、筵席饭;饭有西餐、中餐、地方风味小吃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饭菜,吃的时候总要品尝一下滋味,五味俱全方能构成美味佳肴。读书亦然。读书之味乃甜酸苦辣是也。
翻阅一本好书,犹如走进一幢新房,打开一扇未知的窗户,展现在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读书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臻于此境,读书人能没有甜滋滋的意味?
读书的人,有时也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中的.道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不能呼应,书中的事与生活中的理发生冲突时,读书人便难免有
迷离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觉,甚至于陷于进退维谷的窘迫,此时就可能有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涌上心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用来形容读书人的心境,也是恰当的。一般情形之下,读书人攻城掠地,在知识的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闷阶段,其时身临遏涩之境,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维艰,那份愁苦,实难堪受。而且,读书人亦是凡人俗子,哪能没有来自书外的聒噪?若要跨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心里没有一番痛苦煎熬的争斗抉择,恐怕是难临其境的。 读书的味道虽说是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乐。人活在世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毕竟要比没滋没味不知要好多少倍。一位作家说道:我常想,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会是怎样的难熬,而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的的确确,有书相伴,且能从书中品出味道来,得到的点滴收获,都会在心中涌满喜悦,进而由衷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
作家林语堂先生曾经设想过在书房天花板上装一佛教的油灯笼,书房中要有油烟味和发霉的书味,以及无以名状的其他气味才好。看来,林语堂已经将读书味道的造化从书里牵引到了书外,从意境宕延到了环境。读书人若真能化入这般读书境界,读书的味道想必是更加醇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