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格式 『范文15』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分组方式很特别,抽签分组和抽小队长。我抽到的是第四组组长,组员有沈玥,冯金萌,蔡新宇和朱博文。
初次当上小队长,虽然以前管理着班级,但我对这份“工作”也充满了好奇和信心。
这次我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观陈云故居,队风纪比赛和参观植物园。参观陈云故居的时间很短,我们对陈云同志也没有多少了解,队风纪比赛的紧张与认真,想必不用多谈了,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植物园参观活动更受大家喜欢。
或许我们喜欢这项活动是因为比较自由吧,但没有老师组织,组长和组员就得团结一致了。
我们组的两个男生可不怎么配合。在草地上休息片刻后,我们准备出发去其他地方看看,蔡新宇和朱博文可不干了,蔡新宇要打“三国杀”,朱博文则要和董叶帆玩,我,沈玥和冯金萌在草地上逮了半天,加上王博超·,袁易和董叶帆的“帮忙”,我们最终放弃了追逐,头也不回的去别处了。
朱博文还算听话,见我们走远了,就一直悄悄地跟在后面,蔡新宇却不见踪影了。我们吃吃冰沙,冰激凌,再钓钓鱼,也好不悠闲快乐呀!
虽然,随意分的小组进行活动时有一定困难,但我喜欢这种方式,希望下次还可以抽签分组。
关于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格式 『范文16』
在骄阳似火的8月7日,我、大姑妈、二姑妈、姐姐和奶奶一起来到了南海的一个大农村。今天,我们要在这个村庄的田地里摘花生和锄草。
我们先来到一块长满草的田地。那里的草已经长到我的膝盖那么高了,而且有一些草已经开始干枯了。大人们和姐姐都拿起锄头锄草。我就拿了一把大铲子,把她们除掉的草刮成一堆一堆的,然后再摊开在太阳下晒干。奶奶告诉我,等这些草晒干后,农民们就会将它们堆成一个高高的草堆,点火烧掉后,这些草堆就又会变成肥料种田了。
接着,我们又一起去了摘花生。花生地里的草很高啊,而且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昆虫,我只好不停地跺脚。花生地里的土挺结实的,花生很难拔出来,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拔了一小块地的花生,而姐姐和大人们都已经拔了很大片地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干这些活真的很累。我们在似火的太阳下除草、摘花生,真正体验到了农民们的辛苦。如果没有农民,就没有人耕地,就没有粮食。因此,我想起了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这种默默向祖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格式 『范文17』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启创家综机构组织的“xx区耆英之声的歌唱总决赛”的志愿者活动。这次志愿者活动带给我的感受很深,触动也很大,因为这是第一次直接与社工一起开展活动,亲眼看到他们的工作方式、感受他们的工作态度。作为一名社工专业的学生,这次经历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让我观察社工、了解社工、深入社工。
那天八点半,我们六个志愿者——各区不同学校的学生、社会人士就在中大校区门口集中,随后到中大的社会工作系搬运物资,为下午的比赛作准备。随后的两个小时,我们几个志愿者在中大研究生活动室——演播厅负责看守物资,彼此聊天了起来,相互熟悉,大家分享了以往做志愿者的经历和感受。直到午饭后,我们的工作才真正开始,志愿者都被分成了几组,每一组由一个社工当任组长,分工协调。但是,光是把几张大的宣传海报挂起花了一个多小时,位置、方式每个组长的意见都不同,挂好了又拆下来,换位置再挂,挂完了之后才记得按照怎样的形式放好。
到接近开始的时候,工作从手忙脚乱、“政出多门”才慢慢变得分工明确、有序。开场后,除了必要的维持秩序,大家都显得清闲些,有时候就帮老人家们拍拍照,直到活动的结束。社工和志愿者们送别参赛者后,又开始忙起清洁、收拾东西,大约到了六点半才真正的完满结束。
实践出真知。这次志愿者活动感受了新的校园,见识了不同的学生、社会人士,接近了社工,增长了不同的见闻……我先谈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1、中大的社会工作系环境十分优美,营造了一个悠闲、轻松的气氛。
中大的个案工作室、小组工作室的布置以砖红色为主调,白色为衬托,外面放着几张咖啡桌椅,整体的感觉就是进入了休息、休闲场所,蛮有小资情调的。我们几个学生都很惊讶,表示非常愿意到环境也像这样的机构工作。这是我第一个比较大的感受,可能有的人认为当志愿者、当社工不是去度假,觉得我这是在观光。但我不是这么认为,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提及过环境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服务对象来到机构的第一感受就是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一个好的环境和设施能够消除案主的紧张、焦虑感,同时也在为社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一举两得的。一种色调的运用、一张桌椅的摆设、一杯热茶都能够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同的感受,环境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链接、整合资源——社工的一个重要能力。
在社区工作的课程中,老师一直强调一个好的社工不是万能的超人,而是能够链接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的人。一个人、一个机构所掌握的资源是有限,但是社区、社会的资源是丰富的,当社工就应该有全局的观点和视野,不能局限于眼前。启创家综所办的这个歌唱比赛,是整一个海珠区老人的活动节目,需要有足够大的场地、音响、物资、人力才能够组织、开展。社工能够借用中大的研究生活动中心演播厅,足够容纳几十只队伍,一百多人,解决了场地的问题。
同时,现场还有一个老年人产品的赞助商,支持一些费用的支出和赠送纪念品,赞助商可以趁机宣传产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社工机构还可以得到更充足的活动经费。这就是社会交换理论,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各取所需,特别是针对商家来说,了解他们的目标,说服他们进行资源的交换,这是一项重要的技巧。理论知识的了解只是浅层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又如何去操作,又是一门重大的学问。
3、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社工+义工
为什么志愿者和义工要特意提出来说?其实,志愿者也属于资源的部分,是人力资源,但是现在我们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一个特点——社工和义工共同协助。我参加过不少的志愿者活动,发现大多数的活动都是由机构组织、管理,招募志愿者协助,志愿者成为了许多家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的特意成立了“志愿者管理部”。我国社工才刚起步,从事的人数少但项目多,如果仅仅依赖社工个人,完成项目具有一定的困难,或者只能流于形式。随着社会的公民参与意识、精神的提高,给社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志愿者来说也拥有了一个参与的平台,这样就一拍即合。但是志愿者的流动性、流失率是非常大的,我每次参加的活动看见的几乎是不同的人,机构如何留住志愿者又称为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4、社工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服务的过程是双向的'。
虽然我那天只是作为一名义工跟社工一起迎接参赛者,但社工与对象之间的熟悉、信任度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每位到来的参赛者都会非常热情地与相识的社工打招呼,聊聊天“陈姑娘”“李姑娘”……社工又很热情地招呼他们“阿姨,今天状态如何啊?”。总感觉现在人们对社工不了解,我没有想到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能够如此的亲密,能够建立较好的信任关系,感觉很正向、很正面。
所以说,当一名社工,首先就要打开自己的心扉,积极地别人沟通交流,只有真诚、尊重他人,他人就能感受到这份心意,随之也回应你。我在现场看到每个阿姨、伯伯都打扮的非常美丽,个个都显得很有自信,他们那股蓬勃的朝气似乎从心底发出来,感染了场上的每一个人。我认为我们这些所谓的“年轻人”站在他们身边都逊色了,他们更像一群充满力量的“年轻人”。这个过程是双向的,给与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治疗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收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