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范文1』
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家长要让子女了解家庭的收入和开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并从中学习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学校应该进行消费观念教育,灌输“量入为出”的用钱方法,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了解借贷责任,力戒享乐奢靡陋习,帮助我们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初中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范文2』
为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思践悟新思想,青春建功新时代
二、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生
三、活动思路
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社会调研、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全校学生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四、重点活动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将以政策宣讲、国情考察、惠民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为展现我校特色,扩大活动影响,将重点组织开展围绕以下主题的实践活动:
(一)理论政策宣讲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深入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厂矿企业等地,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发展中国的伟大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区惠民服务活动
发挥专业特长,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敬老助残、公益劳动、科普宣传等活动;面向城镇社区的城市外来务工子女以及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地的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精准扶贫关爱活动。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双创”浪潮,深入科研单位、高端实验室、创业园区、创业型企业开展科学研究、走访调研等活动,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创业素养;积极参与国家、省级“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竞赛及校内选拔赛活动。
(四)“回访母校、携手淮职”专项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回访高中母校,代表我校对母校的培养和教育表示感谢;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介绍我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校园生活、奖助学金、就业创业等情况,推荐优秀学生报考我校。
(五)其他
除以上活动外,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充分认知国情。发挥青年学生的热情投身实践,增强能力,发扬专业特长,以独特的视角,开展别具一格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