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总结 『范文9』
家庭是哺育子女成长的社会细胞,父母是子女天然的思想启蒙者,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具有较大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将“提高家教水平、提高家长整体素质、更好的培养下一代、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大胆探索、努力开拓、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职责明确
为了使广大家长认识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确立好家长委员会。学校创办家长学校,坚持从家庭和学校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办好家长学校,并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形成合力齐抓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家长素质的提高。
家长学校领导及部分家长通过商议,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组织领导工作,明确职责。共同组成家长委员会机构,明确家长学校的目标,制定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管理家长学校的常务工作,使每一项工作做到“六有”,即有人抓、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保证家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依据,完善管理制度是办好家长学校的有力保证。为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建立完善了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整体工作能顺利地开展起来。如“校长职责”、“主任职责”、“教师职责”、“家长职责”、“教师家访制度”、“家长考勤制度”“开放日制度”、“校长接待日制度”等。做到各负其职,各尽所能,使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减少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学校结合实际建立了考评制度,对各种会议考勤进行记录,定期对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总结。
三、规范家长学校的管理
1、完善家长学校授课制度。做到家长学校授课达到“四定”,即定计划、定课时、定时间、定人员,精心选拔一支由学校领导、部分优秀教师、法制副校长、公安司法人员、部队官兵、优秀家长等组成的师资队伍,由他们进行讲座、解答家长的疑问,使家长学校真正发挥作用。
2、完善家长学校校务机构设置。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每学年调整一次,全面负责家长学校组织领导工作。根据学生教学班实际情况设立了六个年级二十五个家长学习班,由现任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老师承担家长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班务管理。家长学校还设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纽带,各委员要参与学校管理的信息反馈工作和承担监督学校工作的责任,每季度向学校上交一次提案,反映家长的要求及建议,学校定期研究,落实提案,及时反馈。
3、学校还每月召开一次校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长工作;创立研究课题,研究新时期学校家教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确立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促进学校家教工作,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拓宽家长学校学习活动途径
1、定期开展讲座。为更好推进家长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有计划地组织家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提高家长对子女的管理和教育的素质,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交流经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基并轨地发展。学校针对学生情况及家教存在的普遍问题,定期组织家长学校开课,家长学校以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各类教育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交流良好的育人方法为主要教学内容。家长学校采取文献学习、专家讲座、参观访问、听课、评课、参与活动、参与教改、经验交流、新书介绍、电视论谈、总结表彰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自学为辅,结合专题讨论,提高认识,达到同步教育。
2、完善素质教育活动开放日。为拓宽家长学校的学习和活动途径,让家长从多方面了解学校工作,学校建立了每双周一次的校长接待日,坚持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活动之中,使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形成教育共识、管理共识,达到学校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良好沟通。为结合当前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本学期举行了一次家长开放日,邀请部分家长代表到校检查和监督,使家长了解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动向和对素质教育的见解,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学,增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3、积极开展家访活动。为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督促教师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统一家访,并做好家访登记表。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校内和校外的动态和去向,从而加深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
4、开展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学校于7月份举办了经验交流会,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向学生家长讲解先进的家教理念,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使家长、学生、学校受益。学校在教师节期间对部分优秀家长进行了表彰,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
家长学校总结 『范文10』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国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相关文件精神的引领下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项目研究,积极推进“3B1K”模式的深入研究,更好的推进家校联手,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
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出“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和风气。”当前,在改革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指导家长教育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
二、主要工作:
1.开展主题为“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系列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让家长充分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主题为“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系列活动。
(1)走进作业的设与批改。学校先后于3天时间进行16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所有作业的设与批改开放活动,届时各班学生家长代表将用专项评价表对教师作业的设与批改及学生的书写与错误的改正进行评价。11月21日下午3时,四五年级的家长到多功能室后校长首先对全体家长进行学校工作的汇报。随后由各班主任带领家长到相应展示处进行参观并进行评价,家长参观时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的老师在作业展评处随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家长们还到学校的食堂进行了参观,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给予了肯定。
(2)走进多彩课堂、走进大课间。继家长走进作业的设与批改活动后,应广大家长们的要求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主题为“凝聚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系列活动再次让家长走进多彩课堂、走进多彩大课间。学校于12月21日同时开放了25各班级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班家长到各班进行了听课活动与我们的老师进行孩子学习情况的交流。课堂展示结束后,家长们又参与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中。孩子们邀请家长一同跳课间舞、一起跳大摇绳、亲子接力跑、冬季长跑活动等,此项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促进了父母与孩子另一种方式的交流,更好地向家长们展示了孩子们在学校度过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结束后各班学生家长代表用课堂教学和阳光体育活动的专项评价表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评价。家长们纷纷表示学校的这个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这种互相沟通、学习,让家长们知道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在这样一种快乐的状态下,孩子们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才。家长们希望能够从更多的方面走进学校、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
2.课题引领家长学校活动
在关工委指导下进行的《家长学校在推进“三结合”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的引领下及家长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学校完成了“家长学校授课主题”的调研活动,并以菜单形式下发到各年级中各班授课老师根据菜单内容进行备课、上课。通过家长学校的教学形式,使广大家长明确党的教育方针,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了解学校教育规律、办学思想、思路和校规校纪;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作用,增强家庭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与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中学校还开展了“分层指导,因人施教,多渠道提升家教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即:小学是学生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学段,学校与家委会一同针对不同学段家长,选择不同内容,分层进行指导。低年级主要通过亲子活动、飞信联系和密集的家长辅导与培训;中高年级主要通过网上开办班级博客,家长论坛等现代教育信息手段和各层面的教子经验交流活动,向家长广泛宣传指导教子理念;对年纪大的祖辈们和家长文化层面不高的,就以教师家访活动,手把手实地观摩指导为主。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了家长学校的课题,深化了家长学校的教学效果。
3.积极开展优秀家长的评选、表彰工作,加强宣传的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调动社会等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为家长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使教子经验资源共享。在评选中,家长委员会参与评选标准的确立及评选过程的参与。让广大学生家长明确学生心目中的好家长,学校认可的好家长具备的条件,从而引领乃至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
家长学校总结 『范文1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末有的普遍关注,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论、经验等方面比家长高出一筹,就决定了学校必须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我校家长学校,在区妇联、教育局的指导下,规范办学,长效管理,不断创新,办出自已的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做好家长学校的基础工作,确保教育的长效性
1、加强领导
学校认真贯彻《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辽宁省家庭教育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明确举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了家长学校的领导力量和组织机构,由镇文教办、妇联、校领导、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了家长学校委员会,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的章程,每年拟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定期活动,研究指导家庭教育开展。
2、统一认识
由于学生家长的素质参差不一,部分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全依赖学校,忽视了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的作用。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差错时,又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引导,只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加上现在的家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身上所反映出的“过份溺爱,过份放纵,过度教育,过度期望”的“四过”现象十分严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通过分析,让每位教师感到确实有必要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指导,使家长自觉要求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人方法。
3、规范办学
家长学校是家长再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场所。既然是学校,它应该具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各项工作必须规范。我校对办学方向,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考核评比、档案建立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定期召开家教委员会,共同商议有关事宜,真正将家长学校的办学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常规工作。
二、举办专题家长学校,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学校实效。
1、新生家长学校。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前,举办新生家长培训班,传授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明确怎样做好孩子入学准备工作,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毕业生家长学校。根据高三年级毕业班的特点,专门举办毕业生家长学校,重点作“怎样的毕业生才是合格的毕业生”、“临近毕业学生的心态分析和我们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做好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工作”等讲座。
3、后进学生家长学校。学校中总有一定比例的后进学生,他们有的道德品行较差,有的智能较差,有的则是体质较差。为了做好转
化工作,我们举办了“后进学生家长学校”。在这一专题家长学校中,我们十分注意方式方法。做到:
①不告状;
②不在会上批评或庇露孩子的错误;
③不责怪家长教育无方。
请他们来谈认识,分析孩子前后的主客观原因,分析孩子的现状及双方配合的策略,使家长放心地来,满意而去。
三、改革家长学校办学形式,实现教育的广泛性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正好与学校老师工作目标相一致。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始终不能与学校工作协调一致,他们往往重知轻德,轻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一部分老师缺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学生个性特点,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家长学校重视与家长们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要求教师深入每个家庭实施因材施教,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各项活动,从而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我校采用的主要形式有:
1、教师走访家庭: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走访家庭活动,安排全体教师定期集体家访与分散家访相结合,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家访,并写好访谈录。重点上门接受咨询,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同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有效调整学校教育。
2、把家长请进校园:
①听课。学校每年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听老师怎样上课,子女在课上有什么表现,让家长领悟到教学
的艺术,知道子女怎样才能上好课,养成哪些学习习惯,便于家长配合学校教学。让老师怜听到改进的意见,便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②观摩。请家长到学校来参加观摩活动。我校“师生素质展示”、“学校艺术节”、“科技小制作展”“优秀作业展”等活动,吸引了很多家长。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增强育人的责任感,懂得“外面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必须培养孩子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长。
③参与。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有关活动和比赛。
3、让学校教育活动走入家庭:在学校教育工作涉及不到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求得家长们相应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孩子走入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
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出发,家长学校聘请有特长的家长为校外活动辅导员,在家庭里建立双休日活动阵地。家长的参与让孩子倍感亲切,不同行业的家长带给孩子们不同方面知识。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在生活实践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样有利于调动家长的教育力量,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交流家长育人经验:当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实际,对新的教育理论有了了解,他们就必然要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他们也就十分希望通过家长学校介绍家教知识交流各自的家庭教育体会,传播家教方法。